其他测试方法也可用于量化扫描仪/数码相机的性能。我们预计在本小组以上述标准进行工作时,将能开发出更多的标准,并能改进测试方法。可惜,现在图像分析软件很贵而且很复杂,使得进行全面满足扫描仪/数码相机适当量化性能的测试变得很难。同时,还需要购买一系列测试所需的昂贵的测试卡。以下内容介绍了参考卡的更多信息。
没有一个数字化设备或系统是完美的,他们都会对图像质量、速度、成本进行权衡。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的设计代表了一种折中,为了符合市场需求,可以牺牲图像质量以获得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设备成本。很多文档和书籍扫描仪、办公扫描仪(特别是便宜的)和高速扫描仪(所有类型)可能无法满足规定的极限,特别像一些特性方面,比如图像噪声特性。同时,很多办公扫描仪和文档扫描仪的默认设置会强制将原稿的纸张扫描后处理为图像中的纯白底色,丢失了所有的纸张纹理和细节(在文化收藏机构中,大多数原件并不适用这种处理)。这些扫描仪在不进行重新校正时可能无法满足色调再现(这些设备往往不可能做重校正),无法改变打印机设备(这往往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扫描仪、软件无法调整(不容易)。真实世界成像中妥协和折中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评估成像文稿的物理特性是很重要的,同时包括成像项目后的目的。(比如:广泛访问,空间节约,研究……等)
测试频率和设备可变性
在设备安装和与软硬件磨合后,需要进行初步的性能评估,建立每个特定数字化设备的基线。这个基准评估需要包含的内容,比如:
常用采样率下的分辨率表现(反射式扫描仪设置300,400,600和800ppi)
不同伽玛设置下的光电转换性能(OECF)和噪声特性
照片和图像均匀性
很多扫描仪都可以使用制造商和第三方提供的软件/设备驱动。然而,最好使用符合该设备特性的用于数字化生产的特定软件/设备驱动。此外,软件/设备驱动更新时设备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往往并不一定变得更好),因此,最好每次更新后对设备进行重新定性。
一个完整的测试套件应该能实现数字化系统的量化性能。有些测试可能只需不频繁的重做,另外一些需要常规的进行。当设备性能稳定的,用于生产设置的性能测试只需要考虑每周一次或每批原稿一次,哪个先到以哪个为准。你可能需要在每批次的开始和结束的都执行相应的测试,以确保整个批次的数字化性能一致性。工作先获得一致性结果(精密度),接下来获得性能优化结果(准确度)。[*]
实际操作设置下,扫描仪/数码相机会有不同性能。性能测试可以用于优化扫描仪/相机的设置。每个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的性能会随时间变化(参见上文频率测试)。同时,同型号的每个扫描仪/相机性能会有所不同。用于工作的每一台包含特定软件/设备驱动的扫描仪/相机都要进行测试。当出现任何问题迹象时,进行适当的测试。通过历史数据库,将这些结果与过去的性能进行比较。如果扫描仪/相机设置变化很大,从一个阶段到了下一个阶段,就要尝试先排除错误。
(未完待续——)
(译者水平有限,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尽请谅解)
[*]准确度(Accuracy):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 精密度(Precision):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各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