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波市档案局馆长 孙伟良 来源:中国档案报
近日,新华社的一则消息“追问人事档案保管费花在了何处?”引起舆论一片哗然,社会学家、法律界人士和人事部门专家纷纷登场诘问,网络跟帖成单边倒之势。作为档案人,初闻吓出一身汗,继而实在难以冷静下来,借此不管题内题外吐槽几句。
档案利用免费问题,目前在各地综合档案馆是基本做到了的,早几年全行业减少行政收费政令贯彻比较彻底,基本无虞。仅就人事档案收费问题,大都以为是人社部门的事,与档案部门无关。果真无关吗?不尽然。随着这条消息的发酵,各种追问将继续深入,档案部门已经附带成了被追问的对象,因为社会对于档案管理利用的分工是不了解的。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还得直接去面对。不管怎么说,各地档案部门所蒙受的负面影响需要去设法修复。
公众关注人事档案收保管费问题,并未仅停留在收费本身,而是直指公共服务问题。档案保管、档案利用属于公共服务,各地致力于公共档案馆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人事档案收保管费遭诘一事,是一次严重的警告。迫使我们去反思在档案公共服务问题上做得怎么样。平心而论,在档案资源齐全、档案服务质量、档案产品提供等方面是难以高品质满足社会需求的。以此为鉴,亡羊补牢,退而结网,是比较积极的态度。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语境下,公众对于政府公共服务收费提出异议,事出必然。从各地情况看,人事档案收保管费系普遍现象,而其他一些行业、领域收取档案保管、利用费用的现象也不乏存在。舆论监督的放大效应必然涉及更大的范围,公众已经将焦点集中到现象背后的追责。免费呼声日久矣,靠行业自律勉为其难,那么谁该对诸如人事档案收管理费行为承担监管职责,档案行政部门不容回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8月18日 总第2649期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