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县招贤镇箬溪村位于常山、柯城、江山交界处,是个退可守、进可攻的驻军要地。当年“浙赣会战”担任战役后卫师任务的国民革命军105师就驻扎在招贤村箬溪自然村。在师长应鸿纶中将的率领下,为诱敌深入便于歼灭,命令战士们有序向后撤退,将指挥部从汪村乡梅家移驻招贤镇箬溪村张氏祖屋。
张鸿飞,常山县招贤人,多年从事民间抗战史研究工作。从2013年开始,先后多次前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浙江省档案馆、省党史研究室等多地查阅收集涉常山抗战相关档案史料,并对抗战历史有较深的研究。近年,他为了让后人更加了解历史,珍惜当今,展望未来,更好地激发后代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决定在原国军105师旧址建抗战纪念馆。以此来纪念当年在这片土地上奋勇杀敌、英勇牺牲的抗战将士,留存这段抗战记忆。
8月10日上午, 张鸿飞来到常山县档案馆,向档案馆工作人员说明来意,要求查阅1938年至1945年期间的抗战档案资料,以丰富抗战纪念馆史料。县档案局党组成员、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金堂陪同查阅,与他进行深入交流,并提供一些史料线索和工作指导。县档案馆查档中心工作人员程振等人热情接待,全力配合,利用一周时间,放弃中午和“双休日”休息时间,通过查阅5000多条相关档案条目,从中筛选出100多条有价值档案资料,从中查阅到抗日战土寄给父母的亲笔书信等60多件抗战珍贵档案。
张鸿飞十分感慨地说:“真想不到,收获如此之大,能在县档案馆查阅到这么多珍贵抗战档案,这是我这几年来所查阅收集到最珍贵的资料,将极大为丰富抗战纪念馆馆藏档案史料”。同时,他对常山县档案馆人员认真负责,放弃休息日协助查阅档案资料表示衷心感谢!
常山县档案局局长毕建国表示,下一步,县档案馆在对抗战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化分类,并征集挖掘民间抗战史料,编研抗战资料汇编,为研究抗战史,教育后代提供学习教育资料。(常山县档案馆 饶贤福 戴珺儿)
上图:为常山籍抗日战士占正鸿寄给父母的家书
|